客服中心
移动版
实名认证 企业认证 工商信息
13402671757
手机查看
使用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商铺
搜产品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产品>商务服务>商务服务>工商服务>知识产权> 发明专利现有技术抗辩的实务操作

发明专利现有技术抗辩的实务操作

举报
产品
发明专利现有技术抗辩的实务操作
单价
面议
最小起订
无限制
有效期至
长期有效
微信查看产品&联系供应商
使用微信扫码查看该产品
企业信息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实名认证 企业认证
成立年份:
2009年
经营模式:
服务商
企业类型:
企业单位
主营产品:
苏州专利申请,苏州商标注册,苏州高企申报代理,苏州发明专利申请,苏州实用专利代理,苏州专利无效申请,苏州专利侵权诉讼,苏州专利法律服务,苏州专利公司
公司地址: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东环路1580号万宝商业广场608室
联系方式
电话:
13402671757
传真:
0512-62920895
手机:
13402671757
QQ:
2574439638
邮箱:
grounze@foxmail.com
地址: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东环路1580号万宝商业广场608室
产品介绍
业务类型
申请
知识产权类型
专利版权申请
专利版权申请地区
国内专利版权申请
专利版权类型
专利
专利版权申请人类型
公司
有效期至
长期有效
最后更新
2025-04-23 15:00
浏览次数
1

  1—引言

  现有技术抗辩极为复杂,且可操作性不强、应用范围有限,除业务对口的专业人员,例如,专利律师,不建议特别关注。少量专利侵权纠纷有可能回避专利无效,通过现有技术抗辩快速解决,从而有助于减小当事人的对抗和诉累,减轻司法资源负担。因而,在一些国,例如我国,现有技术抗辩是有效的侵权抗辩手段。也有一些国,例如美国、韩国,并不支持以现有技术抗辩来对抗专利侵权。

  原因是,现有技术抗辩的可操作性较差,强行施用极易导致误判。通过专利无效等路径解决侵权纠纷更加稳妥并具有可操作性。施用现有技术抗辩时,常出现的误判是:仅证明了行为人实施了某些与专利技术很像但并不相同的现有技术,就错误地认定现有技术抗辩成立。而实际上,行为人的行为仍在有效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专利侵权应当成立。要想避免上述错误,需要严格验证行为人实施的现有技术与专利技术的关系:当该现有技术能够使专利不具备新颖性、创造性,现有技术抗辩才可能成立。

 2—概念和法理

 现有技术抗辩,指在专利侵权纠纷中,被控侵权人倘若能够证明其实施的被控专利侵权的技术属于现有技术,则侵权不成立。

 对于外观专利,相应设有现有设计抗辩。现有技术抗辩的法理在于,专利不应将现有技术纳入保护范围。本文仅讨论涉及被控侵犯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时的现有技术抗辩。现有技术抗辩的法律依据来自:

《专利法》第六十二条:在专利侵权纠纷中,被控侵权人有证据证明其实施的技术或者设计属于现有技术或者现有设计的,不构成侵犯专利权。

《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犯专利权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9〕21号第十四条一款:被诉落入专利权保护范围的全部技术特征,与一项现有技术方案中的相应技术特征相同或者无实质性差异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被诉侵权人实施的技术属于专利法第六十二条规定的现有技术。

 3—实操

 现有技术抗辩能适合用的案子不多。通常侵权被告方基于对现有技术的了解,研究现有技术抗辩是否可行,在结果有利且可行性较好时考虑采用,否则弃之不用。在权衡现有技术抗辩的可行性时,尤其需要注意其对全局的影响,典型情况下,指其是否会导致对某些技术特征的解释或特别情节的不利认定。

 现有技术抗辩涉及对三个主题进行技术特征分解分析,分别是:a涉案权利要求b被控侵权技术方案c被控侵权技术方案涉及的现有技术证据现有技术抗辩成立的关键是证明b属于c或等同于c。现有技术抗辩的法理在于,如果证明b属于c或等同于c,则被控侵权方案属于现有技术,而实施现有技术不应侵犯任何专利权,任何专利权也不应将现有技术纳入其保护范围。

 通常,争议程序的中的相关方有:0. 裁判方,通常是法院;1. 侵权原告;2. 侵权被告。各方对以上三个主题通常会有各自的理解,因为裁判方的观点终决定结果,相对方以说服裁判方为目标。现有技术抗辩通常涉及针对以上三个主题完成以下总计四套技术特征组合的分解和分析:说明权利要求中的技术特征疑似侵权技术方案的对应技术特征(侵权原告意见)疑似侵权技术方案的对应技术特征(侵权被告意见)现有技术技术方案的对应技术特征代号ab1b2c侵权被告通过b与c进行比对分析,终形成现有技术抗辩。其中,b1与c进行比对符合立法本意。应当特别指出,法释〔2009〕21号第十四条一款“被诉落入专利权保护范围的全部技术特征”这一措辞,可以支持但不限于这一理解:b1作为原告方自认的对被控侵权技术方案的解读,即使b1没有客观如实地反映被控侵权的技术方案,即其中可能存在错误,但如果通过b1与c进行比对可以达成现有技术抗辩成立这一对原告不利的后果,这对于被告方和裁判方均是可以接受的公平结果,没有必要对b1是否符合客观实际情况再加以追究。

 相应,如果b1对侵权被告有利,即b1与c进行比对即可成功达成现有技术抗辩,则侵权被告可直接采取此策略。这种情况下,从表象上,现有技术抗辩的成立可以与a(或是专利权利要求)不相关。但是,通常情况下b1对侵权被告不利,则侵权被告需要提出b2。通常b2不能获得侵权原告的认可,侵权被告需要向裁判方证明b2相对于b1才是更合法合理的,并获得裁判方认可,这样才有可能达成现有技术抗辩。在论证b2的合法合理性时,才会有必要引入a(或a2,注:a2特指原告与被告对权利要求技术特征的解释不能达成一致时,被告对权利要求技术特征的解读)来支持b2,通常这是难以避免的。相应,在准备采用现有技术抗辩时,操作步骤如下:

 01形成侵权技术特征对比表在操作层面,侵权被告应依据侵权原告的指控,整理形成侵权判定技术特征对比表。此步骤是对侵权原告的意思进行整理,应完全尊重和依照侵权原告的意思形成特征对比表。

例:权利要求:一种鞋垫,包括除臭层和与除臭层相邻的吸汗层。侵权原告对被控侵权产品的描述:侵权的鞋垫,包括一体的除臭吸汗层。侵权判定技术特征对比表:说明权利要求中的技术特征(侵权原告意见)疑似侵权技术方案的对应技术特征(侵权原告意见)序号a1b11除臭层除臭层2吸汗层吸汗层3除臭层与吸汗层相邻除臭层与吸汗层是一体的一个层技术特征常具有复杂的层次,在准备进行现有技术抗辩时,应将技术特征细分至可以明确权利要求与疑似侵权方案之间,以及疑似侵权方案与现有技术对比文件之间区别特征的小层次。在对技术特征进行分解时,不应拘泥于权利要求原本表述结构和措辞,也不应拘泥于被控侵权技术方案相应特征在物理或逻辑上的组合、融合或分解。

 02侵权技术特征对比表的修订之后,侵权被告对侵权判定技术特征对比表进行审核修订,主要审查相应内容是否客观合理合法,对于存在问题的部分应当加以修正。所述修正不限于对技术特征划分的调整,对特征之解释的调整等等。对于相应的问题和修正,应当陈述理由并具备法理支撑。在争议程序中,相应理由陈述应当作为现有技术抗辩的一部分提交给裁判方和对方考虑。

说明权利要求中的技术特征(侵权被告意见)疑似侵权技术方案的对应技术特征(侵权被告意见)序号a2b21……………为进行合理对比,b列中的特征应尽可能上位,但不能相对于a列中相应特征更为上位,至多可与a列中相应特征层级或外延相当。b列中的特征可以是下位特征,但越下位对侵权被告越不利。

例:关于a,仅就为达成不侵权抗辩,尤其是可能的专利无效而言,通常其限制性被解读得越弱越好,即保护范围越大越好;而对于防止侵权成立而言,通常其限制性被解读得越强越好,即保护范围越小越好。

在实际操作中,如何对a、b、c等进行解读,不应只着眼于达成不侵权抗辩,还应至少将可能的专利无效和防止侵权成立一并加入,同时结合证据等具体情况而进行通盘考虑,从而避免局部有利而全局受损的情况。

03制作抗辩技术特征对比表

再下一步,需依据侵权被告审定的侵权判定技术特征对比表及现有技术对比文件完成现有技术抗辩技术特征对比表:说明疑似侵权技术方案的对应技术特征现有技术技术方案的对应技术特征序号bc1……………现有技术抗辩技术特征对比表中b列“疑似侵权技术方案的对应技术特征”即为侵权判定技术特征对比表b列“疑似侵权技术方案的对应技术特征”。现有技术抗辩技术特征对比表中c列“现有技术技术方案的对应技术特征”应当取自一份现有技术对比文件中的一个技术方案,确有必要时,可以补充公知常识等。原则上应以b2为基础,此种情况下,应附带b2相对于b1更具有合法性的论证。但如果以b1为基础明显有利时,可以按此方式处理,但同时应注意侵权被告不应对不利情节加以认定。

 04基于技术特征对比表的抗辩分析

基于现有技术抗辩技术特征对比表进行抗辩分析。如果b列c列各行的特征均相同或等同(含c是b的下位概念),则现有技术抗辩成立,否则现有技术抗辩不成立。原因是,如果反过来,b成为c的下位概念,可能导致a也成为c的下位概念。当a成为c的下位概念就意味着该现有技术不能破坏权利要求的新颖性,权利要求也没有将该现有技术纳入保护范围,则现有技术抗辩的成立的法理基础就没有了。判定和分析的方式类似于侵权判定或新颖性审查。即视b列为权利要求,c列为被控侵权技术方案或有效的新颖性审查对比文件,如果能够得出c侵权成立或b不具备新颖性的结论,则现有技术抗辩成立。当现有技术抗辩不能成立时,应当返回1步骤重新执行整个操作,并在执行过程中逐步进行问题检查和修正。如无法得到现有技术抗辩成立的结论,则应放弃现有技术抗辩,或在找到更适合的对比文件后重新尝试。

—专利认知和专利能力企业和研发者必须具备基本的专利认知、专利能力,如此,专利活动才能有章法、有规划、有战略,从而:在保护原创成果方面,

方能:

——才能从技术成果中挖掘出适合去申请专利的技术方案;

——进而,才能找到合格的代理机构,将案件委托其办理;

——接着,才能与代理机构配合好共同完成好专利的撰写、提交,并且监控好代理工作质量;

——才能运用好自己的专利,使其实现价值。同时,控制好成本。仅提示一条,绝大多数授了权的专利,因为没写好、没申请好而存在技术性问题,无法有效保护好重要技术成果,算不上顶用的专利或好专利。所以,切勿仅以是否能获得授权评价专利好坏。

在侵权风险控制方面,方能:

——有效预警和识别专利风险、专利侵权;

——有效设计和执行好风控等执行方案:——当风险或侵权来临,能够有效应对。尤其对于这些涉及重大利益的复杂事项,应当委托靠谱的专业服务机构。如此,亦只有当事人具备相应专利认知和专利能力,方能:——更好地鉴别专利律师、顾问的专业水准,选择和委托适合的专业人员为自己服务

——进而,监督好专利律师、顾问的工作情况,以确保其以符合自己利益的方式尽到了努力,毕竟商业合作中的权益不能仅凭信任和自觉来保障。

作者:李可 免责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错误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免责声明:当前页为 发明专利现有技术抗辩的实务操作产品信息展示页,该页所展示的 发明专利现有技术抗辩的实务操作产品信息及价格等相关信息均有企业自行发布与提供, 发明专利现有技术抗辩的实务操作产品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由店铺所有企业完全负责。世界工厂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亦不涉及用户间因交易而产生的法律关系及法律纠纷,纠纷由会员自行协商解决。

友情提醒:世界工厂网仅作为用户寻找交易对象,就货物和服务的交易进行协商,以及获取各类与贸易相关的服务信息的渠道。为避免产生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相关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过低的价格、夸张的描述、私人银行账户等都有可能是虚假信息,请您谨慎对待,谨防欺诈,对于任何付款行为请您慎重抉择。

投诉方式:fawu@gongchang.com是处理侵权投诉的专用邮箱,在您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请将您真实身份信息及受到侵权的初步证据发送到该邮箱,我们会在5个工作日内给您答复,感谢您对世界工厂网的关注与支持!

工商信息*以下内容来自第三方启信宝提供
法定代表人
李猛
经营状态
在业
注册资本
100 万人民币
实缴资本
66 万人民币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205056849200698
组织机构代码
684920069
企业注册号
320504000067586
企业类型
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登记机关
苏州高新区(虎丘区)行政审批局
成立日期
2009年01月20日
营业期限
2009年01月20日---
核准日期
2022年06月22日
注册地址
苏州高新区科技城学森路9号(知识产权集聚区)
经营范围
知识产权代理、商标注册代理。(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